
上图为串行节点流、下图为并行节点流
串行设计
该结构要求节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执行,每个节点需等待前一个节点完成并输出结果后才能开始工作,有助于确保任务按照逻辑顺序执行。 例如,在一个采用串行结构设计的”小说生成” AI 应用内,用户输入小说风格、节奏和角色后,LLM 按照顺序补全小说大纲、小说剧情和结尾;每个节点都基于前一个节点的输出结果展开工作,确保小说的风格一致性。设计串行结构
点击两个节点中间连线的 + 号即可在中间添加一个串行节点;按照顺序将节点依次串线连接,最后将线收拢至 “结束”节点(Workflow)/ “直接回复”节点(Chatflow)完成设计。
串行结构
查看串行结构应用日志
串行结构应用内的日志将按照顺序展示各个节点的运行情况。点击对话框右上角的 「查看日志-追踪」,查看工作流完整运行过程各节点的输入 / 输出、Token 消耗、运行时长等。
串行结构应用日志
并行设计
该设计模式允许多个节点在同一时间内共同执行,前置节点可以同时触发位于并行结构内的多个节点。并行结构内的节点不存在依赖关系,能够同时执行任务,更好地提升节点的任务执行效率。 例如,在某个并行设计的翻译工作流应用内,用户输入源文本触发工作流后,位于并行结构内的节点将共同收到前置节点的流转指令,同时开展多语言的翻译任务,缩短任务的处理耗时。
并行设计
新建并行结构
你可以参考以下四种方式,通过新建节点或拖拽的方式创建并行结构。 方式 1 将鼠标 Hover 至某个节点,显示+ 按钮,支持新建多个节点,创建后自动形成并行结构。

Type 01
+ 按钮,拉出连线形成并行结构。

Type 02

Type 03

Type 04
- 画布上的”线”可以被删除;
- 并行结构的下游节点可以是任意节点;
- 在 Workflow 类型应用内需确定唯一的 “end” 节点;
- Chatflow 类型应用支持添加多个 “直接回复” 节点,该类型应用内的所有并行结构在末尾处均需要配置 “直接回复” 节点才能正常输出各个并行结构里的内容;
- 所有的并行结构都会同时运行;并行结构内的节点处理完任务后即输出结果,输出结果时不存在顺序关系。并行结构越简单,输出结果的速度越快。

Chatflow 应用中的并行结构
设计并行结构应用
下文将展示四种常见的并行节点设计思路。- 普通并行
开始 | 并行结构 | 结束 三层关系也是并行结构的最小单元。这种结构较为直观,用户输入内容后,工作流能同时执行多条任务。
并行分支的上限数为 10 个。

普通并行
- 嵌套并行
开始 | 多个并行结构 | 结束多层关系,它适用于内部较为复杂的工作流,例如需要在某个节点内请求外部 API,将返回的结果同时交给下游节点处理。
一个工作流内最多支持 3 层嵌套关系。

嵌套并行:2 层嵌套关系
- 条件分支 + 并行

条件分支 + 并行
- 迭代分支 + 并行

迭代分支+并行
查看并行结构应用日志
包含并行结构的应用的运行日志支持以树状结构进行展示,你可以折叠并行节点组以更好地查看各个节点的运行日志。
并行结构